您所在的位置: 新疆婚姻家事诉讼律师董阳一 >成功案例
董阳一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2003年从事法律服务工作至今2007年考取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2008年考取催眠保健咨询顾问2016年考取高级合同管理师2017年参加中华律师协会“一带一路”驻场律师高级研修班2... 详细>>
律师姓名:董阳一律师
手机号码:13999008345
邮箱地址:39398585@qq.com
执业证号:16528201311613554
执业律所:新疆腾格斯(库尔勒)律师事务所
联系地址:新疆库尔勒市塔指西路11号天云大厦1幢1单元301号律师一室
兄弟伙吴某称手头紧,耿直的卢某拿出6万元拱手相借。10多年过去,卢某数次催债未果,只得告到法院。案件审理期间吴某离婚。卢某很愤怒,“我怀疑他是假离婚真逃债”。
今天,这起借款官司在市一中院开庭审理。借钱不还两次离婚
家住北碚区的卢某称,自己与吴某曾是老朋友,关系“很铁”。1993年,吴某称自己要建厂,由于资金周转不过来,向他借了2.7万元。吴某开了汽修厂后,收益堪忧。卢某不想让兄弟伙感觉自己在趁火打劫,故一直没有催还借款。
1997年,吴某与妻子史某离婚;2000年,吴认识了谢某后,两人成婚。一年后,吴某再次找到卢某,以买车为由先后借得1.3万元和2万元,并在2003年元旦出具一张借条,写明共借到卢某6万元整。
事后,吴某一直没有还钱,卢某数次催收无果,于2003年12月,向北碚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卢某及其前妻史某和妻子谢某偿还借款6万元。
2004年3月5日,吴某与谢某办了离婚手续。卢某说:“开庭前离婚,是想赖账。”
两任妻子不愿还债
庭审中,吴某依然表示无法还钱,而他的两任妻子也表示不愿意为前夫还债。
吴的第一任妻子史某认为,前夫借的钱自己并不清楚,况且自己和前夫已离婚近10年,他欠下的“烂账”要自己付,不合情理;吴的第二任妻子谢某也不愿意为前夫还债,她称自己根本不知道有借钱这回事。
北碚区法院开庭审理后,一审判令吴某和两个前妻共同偿还6万元债款。前妻史某不服判决提起申诉,案件发回重审时,吴某没有出庭。
法院维持原判,史某仍不服判决提起上诉。今天,市一中院将开庭审理此案。相关案例
离婚欲逃债最终没躲脱
本报讯外债太多,夫妻俩火速离婚。离婚协议约定:财产归妻子所有,债务则由已不名一文的丈夫承担。“夫债”还得妻来还。日前,大足县法院三驱法庭判决。
谢某与邓某结婚多年,全家四口靠丈夫谢某经商所得维持生活。2002年12月8日,谢某向朋友李某借款5万元,并出具借条一张,写明半年后还。
2003年10月27日,因外债太多,谢某与妻子邓某协议离婚。双方约定,价值22万余元的住房及家电归妻子所有,所有债务由丈夫偿还。去年5月6日,李某到谢家收债。邓某说她已和谢某离婚,要李某去找谢某。她还把离婚证和离婚协议拿给李某看。
不久,李某将谢某、邓某同时告上法庭。大足县法院三驱法庭经过开庭审理,判决由谢某及其前妻共同还债。法官支招[page]
三招防止借离婚逃债
昨天,市高院民一庭审判长王渝军说,“假离婚真逃债”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有时让人防不胜防。他介绍,对付这种“老赖”至少有三招:
首先,在借钱之前,债主可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借款方夫妻双方财产的约定情况,最好掌握一定的书面证据。这样就可在对簿公堂时拿出证据;
其次,在债务形成过程中,债主要做到“有言在先”,即事先告知夫妻双方借款的事,以堵住任何一方的“不知道”借口;
在借条或借款协议上,最好让夫妻双方共同签名,以约定借钱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行为,证明这笔钱是夫妻间的共同债务。
王渝军说,根据此前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相关司法解释,如果查明债务人确实是“假离婚真逃债”,债主可通过诉讼确认夫妻俩离婚时对财产的处分无效,要求司法机关对财产和债务重新分配。法规链接
夫妻离婚该怎么还债
根据《婚姻法》及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相关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对于一方以个人名义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的债务,原则上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由夫妻共同偿还。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如果夫妻一方为日常生活、抚养子女、治疗疾并赡养老人等所负债务,在离婚时应确认为夫妻共同债务,由夫妻双方共同清偿。但如果是其中一方不合理的开支,如:赌博、酗酒或资助亲友以及夫妻双方未协调一致、一方经营所欠债务,应认定为个人债务,应由夫妻一方单独清偿。
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等款项,如果属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或者应得的部分,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除此之外,则应当认定为个人财产。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同时,部分文章和信息会因为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的变更失去时效性及指导意义,仅供参考。